2025年4月20日上午,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、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予以支持的2025中国(安阳)国际汉字大会在殷墟博物馆开幕。河南省副省长宋争辉宣布大会开幕。

下午,作为本届国际汉字大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的“殷墟甲骨文与中华文明”理论研讨会在安阳迎宾馆召开。省社科联党组书记、主席李庚香,安阳市委常委、市委秘书长董良鸿和30名来自河南师范大学、郑州大学、河南大学以及郑州市、洛阳市、商丘市殷墟甲骨文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。高建立院长应邀参加。

研讨会上,省社科联主席李庚香精辟概括了殷墟甲骨文的主要特征和历史地位,深刻诠释了殷墟甲骨文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,并对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提出意见建议。他建议,一要加强组织支撑,从省级层面设立由相关地市和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,系统展示殷商文化的发展脉络。二要加强学理支撑,加强殷商文化系统性研究,在殷墟遗址区创建研学基地,形成“科研—教育—传承”的完整生态。三要加强创意支撑,在《洹溯·大邑商》基础上,整合资源,运用数字化手段打造大型“商文化IP”。四要加强品牌支撑,围绕“了不起的商文明”,做大做强“一片甲骨惊天下”“河南,一个鼎好的地方”“大邑商”等商文明品牌,着力打造融地理空间、心理认同和情感归依于一体的标识体系,真正使之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华文化符号。
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、甲骨文传承研究保护和活化利用、建设“甲骨学”学科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和交流。
高建立作了题为“‘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’论析”的交流发言,从“三商”之源在商丘、甲骨文的发展演变、商丘地域先商、早商文化遗存等,多角度论证了“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”论断的科学性。同时还就商丘贯彻落实总书记“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,兴盛于安阳”这一论断精神的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就,向与会领导专家作了汇报。